
她们因病相识,因舞结缘,尽管都身患重病,却依然坚强乐观,不言放弃,用舞蹈与病魔“叫板”。她们的乐观精神得到爱心的企业的关注,也感动了全场观众。康复协会会员王金峰告诉大家“我们就是要让更多新得这个病的姐妹们看到,虽然得了这个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开心,给她们传递正能量,就为了这个,我们姐妹们走到了一起。”

左手生命,右手美丽,乳癌女性难以承受沉重打击
“乳腺癌康复协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成了大家温暖的家和其他癌症不同,乳腺癌的治疗往往是要切除乳房、放弃女性特有的美丽为代价,很多人因此觉得,做过手术之后,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尤其30岁左右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婚姻出现危机,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不罕见。乳癌复发的阴影,沉重的思想负担,消沉的生存意志,都给术后病人的康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青岛市南区康复协会的于淑英会长告诉笔者,乳癌协会的姐妹都是同样的过来人,最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这时候给新的这个病的姐妹一个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段心与心的交流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剂。自从这个平台成立后,已经陆续有超过500人参加进来。“乳腺癌康复协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成了大家温暖的家。病友们抱团取暖,这要比一个人孤独抗癌,更加温暖有效。

2009年6月,患者小刘得知自己的病情后精神一下子瘫痪了,为了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打消自杀念头,协会各位理事轮流和她谈心,用各自的康复经历与她沟通,哄着她吃饭,变着法儿逗她开心。小刘终于被打动了,她不仅甩掉了思想包袱,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一些活动,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舞蹈队员。她的情感经历还曾经出现在QTV-3的情感节目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12月,看了半岛都市报报道的《儿子白血病正化疗,母亲又查出乳腺癌》后,会员们甚至有些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也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从物质和精神上支持这位母亲李世英。协会还积极主动多方奔波为李世英联系到了提供免费治疗的医院,让本已经陷入绝望,打算放弃治疗的李世英又重燃生的希望。

在康复协会的办公室里,有两个满满登登的大铁皮柜子,500多位注册会员的档案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最初,会员仅有七八位,都是医院里的病友;现在,包括会长于淑英在内,协会有了7位理事,500多位会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黑龙江、吉林延边、河北、甘肃、新疆、四川、云南……五湖四海的乳癌患者纷纷来此,汇聚在这个大家庭里,互相搀扶着、交流着,重燃对生活的信心与渴望。
群体抗癌5年生存率高达71%,健康的粉红丝带防癌理念可以传递给更多人
经常参加康复组织活动的患者,生存质量要远高于自己呆在家里。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亲戚朋友很少、社区团体活动较少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是保持密切社会联络患者的2倍,而没有亲人朋友的乳腺癌患者比拥有十个以上亲友的患者的死亡率高3-4倍。在癌症患者5年生存期中,群体抗癌的生存率是71%,明显高于个体抗癌的35%。此外,青岛市南区乳腺癌康复协会紧密联系并积极投身到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中,她们除了通过积极的活动让自己获得更健康的身体,更坚强的信念外,还把防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
群体抗癌5年生存率高达71%,健康的粉红丝带防癌理念可以传递给更多人
经常参加康复组织活动的患者,生存质量要远高于自己呆在家里。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亲戚朋友很少、社区团体活动较少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是保持密切社会联络患者的2倍,而没有亲人朋友的乳腺癌患者比拥有十个以上亲友的患者的死亡率高3-4倍。在癌症患者5年生存期中,群体抗癌的生存率是71%,明显高于个体抗癌的35%。此外,青岛市南区乳腺癌康复协会紧密联系并积极投身到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中,她们除了通过积极的活动让自己获得更健康的身体,更坚强的信念外,还把防癌理念传递给更多人。